CUSTOMER CASE
客户案例
|
胜诉案例—为劳动者争取到经济补偿金委托人于1995年2月入职某公司处工作至今。某公司于2004年正式注册登记为“广州xx首饰有限公司”,此前一直处于筹备阶段。2009年,某公司与委托人签订第一份书面劳动合同。入职以来,委托人一直兢兢业业、诚诚恳恳工作,从未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。但最近两年来,某公司为缩减用工成本,大量外聘临时员工,同时以委托人工作量不足为由大幅度降低委托人工资收入。此外,某公司多次要求委托人提交离职报告,办理离职手续,委托人出于无奈,只能答应,但双方就支付经济补偿金、年休假工资和补缴社保等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。 后委托人委托律师介入维权,律师经调查取证了解案件情况,向仲裁委提出如下仲裁事实及理由: 1、委托人于1995年2月入职某公司处工作至今已22年10个月,某公司应向委托人支付2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,即经济补偿金总额为95128 元(4136元/月×23个月); 2、委托人到2015年才开始享有带薪年休假,每年10天,1995年至2014年的带薪休假并没有享受到。根据法律规定,1995年-2005年每年可享受带薪年假5天,10年共50天;2006年-2014年每年可享受带薪年假10天,9年共90天;2015年-2017年每年可享受带薪年假15天,实际每年只享受了10天,每年尚有5天共15天未享受。以上未休带薪年假总计165天。根据相关规定,某公司应当向委托人支付未休年假工资62753元(4136元/月÷21.75天×165天×200%); 3、某公司到2006年11月才开始为委托人缴纳工伤保险,2008年3月才开始为委托人缴纳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,2010年10月才开始为委托人缴纳生育保险,2013年8月才开始为委托人购买住房公积金。 后仲裁委经开庭审理本案后,裁决某公司向委托人支付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5万多元。 |